2月8日,世界首例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治疗胰腺肿瘤受益患者顺利从西安医院出院。这项创新医疗技术的顺利开展是西安交通大学在医工结合领域结出的又一硕果,标志着我国在内镜外科创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为肝胆胰肿瘤诊治提供一种新手段。
该手术患者为一例局部晚期胰腺癌病人,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同时因梗阻性黄疸且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般状况较差,难以耐受化疗,常规治疗手段无法有效开展。针对该患者的病情特点,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教授、一附院肝胆外科仵正主任、胆胰内镜外科孙昊主任、胰腺外科王铮主任等经过仔细充分的术前讨论,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多次医患沟通,最终成功为该患者实施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术。
患者顺利出院吕毅教授带领的肝胆外科和外科梦工场团队自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高压脉冲电场生物效应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与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成永红教授、陈玉教授、丁卫东教授、机械学院景蔚萱教授以及电信学部张小宁教授等团队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联合组建的医工交叉研究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以及陕西省“两链融合”项目的经费支持。
科技查新证实,该手术为世界首例得益于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以临床问题为驱动的医工结合外科技术创新”理念的引领,团队基于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性提出经自然腔道实施内镜下脉冲电场肿瘤消融的设想。相比采用针式电极进行穿刺消融的传统手段,内镜下脉冲电场消融术可以使消融电极与腔内生长的肿瘤组织更好地贴附,大大提高脉冲能量在肿瘤局部的聚焦能力,显著提升治疗效力,减少手术创伤,避免肿瘤沿针道播散或发生出血、管壁穿孔等并发症,同时也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医生学习曲线。除了应用于肝胆胰肿瘤治疗外,内镜下脉冲电场消融术在胃肠、呼吸、泌尿和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同样具有广泛的拓展应用前景。
本次手术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性能医疗器械,其中脉冲电场消融导管为吕毅教授团队自主研发、通过脉凝医疗实施转化的EndoPulseHPB阵列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脉冲电场能量平台为赛诺微医疗科技与吕毅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Dophireg;陡脉冲治疗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近年来,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学校不断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
当前,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关键时期,一附院将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医工结合的特色,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要求,扎实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带动区域医疗技术水平和疾病诊治能力的提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