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做ceRNA,肿瘤研究的lncRNA课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417/5291513.html
当我们刚步入研究生阶段,导师常常会给一个大方向,有的时候会给一个目标基因,让我们自己寻找课题思路。目标基因的下游调控常常已经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此时向基因上游寻找方向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科研小白来说,可以从近几年国自然的热点lncRNA角度入手。然而,搜索lncRNA的文献,尤其是肿瘤领域的研究就会发现,满屏都是ceRNA机制的研究,如果这样设计课题,导师一定又会说课题没有创新性了。小编在这里就为你介绍1篇囊括了lncRNA、泛素化修饰、转录因子三大热点的肿瘤研究文章,从头教你如何抛开ceRNA进行肿瘤课题设计。这篇文章今年发表于《CellDeathandDisease》(俗称小CDD,IF=6.),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是一篇关于lncRNASNHG12通过干预转录因子蛋白稳定性提高CDCA3表达促进肾细胞癌发展和耐药性的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进行课题设计的吧。一、立项依据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肾细胞癌的患者往往在第一次诊断时肿瘤就已经转移。尽管有舒尼替尼(sunitinib)这样的靶向药物能够治疗晚期患者,6-15个月之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耐药性,严重影响预后和生存率。因此,解析肾细胞癌发展和耐药性的潜在机制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率。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bp、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对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lncRNA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凋亡抑制和耐药性方面都具有功能。其中,lncRNASNHG12(本文的主角)被发现能结合microRNA(长度为22bp左右的非编码RNA),起到“分子海绵”的作用,促进肿瘤增殖转移和上皮细胞转化(EMT);或是参与多种药物耐药性,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解析肾癌细胞对舒尼替尼产生耐药性的具体机制,本文作者开展了以下预实验(即研究基础部分):(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参与舒尼替尼耐药性的lncRNA方法:公共数据库(TCGA-KIRC和GEO)结合测序结果首先,作者对三组肾细胞癌和癌旁组织进行RNAseq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这里并没有说明样本的癌组织类型和分期,最好还是说明一下)。然后利用TCGA-KIRC数据库(肾透明细胞癌)筛选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再从GEO数据库中选取对舒尼替尼敏感/耐受的肾细胞癌患者数据集(GSE),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最后取交集,获得4个候选的lncRNA,其中2个在癌组织中上调表达,2个下调表达。(2)进一步数据挖掘,锁定SNHG12方法: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