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仍然是一个谈之色变的话题。今年5月,医院开通肿瘤易感基因遗传筛查项目,只需要抽血,就可以一次性检测19个癌种、个肿瘤遗传易感基因,适用于18周岁以上人群。值得注意的是,遗传肿性瘤易感基因遗传筛查并不适宜所有人,而是针对有明显家族性遗传特征的癌症高发人群,预防性的筛查可以帮助更早地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患癌风险。
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发生,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得知,在所有的肿瘤中,有90%—95%的肿瘤是由复杂的基因、环境共同作用引发的,是“后天获得”的,而有5%—10%的是由遗传的变异基因引起的,也就是天生的,例如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神经纤维瘤病等是遗传性肿瘤中相对发病率较高的。
肿瘤基因筛查,又叫做肿瘤易感基因遗传筛查,就是瞄准与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基因,查看其是否存在致病变异或者可能致病的变异,从而给出受检者患癌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健康管理建议。简单的说,肿瘤基因筛查主要是看一个人天生遗传的癌症几率有多大。
但并非人人适用。“家里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里,至少有2人是癌症患者;且至少一人发病年龄小于50岁。”医院精准医学中心技术人员王婧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基因筛查不是万能的,检测结果只能告诉你“得不得癌症”的几率,并不能告诉你现在有没有得癌症,基因检测没有患癌风险也并不代表绝对不会患癌,“还有90%—95%的几率是复杂基因、环境共同作用。”
目前,医院开通的肿瘤易感基因遗传筛查项目,包括19个癌种,一次性可以检测个肿瘤遗传易感基因:胃癌、肾癌、食管癌、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软骨肉瘤、黑色素瘤、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嗜铬细胞瘤、布罗姆综合症、胃肠道间质瘤、多发性内分泌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根据性别不同,女性还有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男性有前列腺癌。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于遵素摄影报道
编辑敬玲燕